——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有这样一支地质队:不畏寒暑,在广袤的新疆大地跋山涉水;积极转型,成长为“大地质”综合服务队;勇于创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全面发展,打造出特色地勘文化品牌。这就是地处哈密市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第六地质大队)。
从1957 年建队至今,第六地质大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由专找铁矿的专业队伍发展成为拥有多学科、多专业、工种齐全、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地质矿产勘查队伍。
第六地质大队职工始终牢记“三光荣”优良传统,舍小家、顾大家,风餐露宿,四处奔波,力争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用行动书写了新疆地质找矿事业的新传奇。
弘扬地质精神,找矿成果突出
第六地质大队坚持以找矿立队为本。他们的足迹遍布新疆“三山”“两盆”,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唤醒沉睡千万年的宝藏。他们先后发现各类矿产53种,详查并探明了16处大中型矿床,其中,超大型矿床2处、大型矿床9处。其中,由第六地质大队发现并评价的雅满苏铁矿、黄山铜镍矿、黄山东铜镍矿、葫芦铜镍矿、土墩铜镍矿、白山钼矿、七角井食盐芒硝矿、宝山铁矿、天宇镍矿、坡北镍矿、苦水湖钾硼锂矿、大红柳滩锂铍矿等多处矿床已被开发利用。尤其是作为雅满苏铁矿会战主要单位,他们在地质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探明铁矿石储量3000万吨。随后,一座矿业城镇雅满苏镇拔地而起。
在全心全力找矿的同时,第六地质大队也在密切关注着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及时调整,顺势而动。
近年来,在地勘市场萎缩、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第六地质大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及时调整主攻方向,构建传统地质勘查开发与地质服务业相结合的大地质格局,在危机中抢抓机遇,确定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指导,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钻探工程等多技术方法综合找矿的工作方式,并注重与内地大专院校等单位广泛合作,对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向等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从而迈入地质找矿成就卓著的新阶段。
近五年来,第六地质大队共计提交新发现矿产地6处,可供开发矿产地2处,可供进一步普查基地21处。其中,和田县龙门山锂铍矿圈定的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矿达到大型规模;哈密大红山铜矿发现厚大铜矿体,矿体规模达到中型铜床;喀什佰什克然木乡6号砖瓦用页岩矿达到大型规模。
推进转型升级,服务成效显著
面对地勘和矿业市场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第六地质大队党委带领全队干部职工积极谋新求变,加强科学管理,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全力推动平稳发展。他们根据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新设立了地质勘查院、地质工程院、物探测绘院和生态环境院等4个实体单位,形成“五院一中心一公司”产业经营布局,使地质服务与市场需求之间真正实现同频共振。
在做好传统地勘项目的同时,第六地质大队也在持续开拓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生态修复等业务领域。
在维护好原有哈密、和田、巴州等地市场的基础上,第六地质大队也在进一步拓展伊犁、阿克苏、吐鲁番等地区,“找项目”“闯市场”取得了较好成效。近五年来,该队累计实现对外创收5.27亿元,净利润6129.55万元,生产增加值4.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9.64万元,2022年底净资产总量达5.38亿元。
强化技术创新,助力经济发展
在聚焦主业、全心全力找矿的同时,第六地质大队也意识到,要想不断实现找矿突破,寻找更多矿藏,只靠固有的方式方法是万万不行的,必须在找矿过程中强化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因此,第六地质大队全体队员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寻找真知,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收获。
著名的新疆中昆仑大红柳滩一带锂铍矿关键技术及找矿突破成果,便是第六地质大队通过实施“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南锂铍矿普查”“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509道班西锂铍多金属矿预查”“新疆黄草沟一带1∶5万矿产地质调查”“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外围锂铍矿预查”等项目的集成成果。
该成果的发现是我国继甲基卡锂铍矿以后又一大锂铍矿产资源基地,对于保障我国锂铍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新疆有色集团以20亿元竞拍价格获得大红柳滩南锂铍矿、509道班西锂铍矿探矿权,投产后将快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和田地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依托本次找矿成果共完成论文5篇,相关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为有关矿种的科学研究和矿产地质调查奠定了技术基础。 (源于: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