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0531-82721303/13911164590/18678878719
NEWS CENTER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党建领航公示公告法律法规
位置:首页-党建领航-新闻详情

科学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深邃道理

2024-03-15786次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六个必须坚持”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逻辑缜密的有机整体和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的客观反映和要求,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只有科学把握“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深邃道理,也就是从理论的守正创新、历史的贯通发展、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价值的一贯坚守等方面,深刻阐明“六个必须坚持”的深刻道理,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六个必须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守正创新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更需要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相互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世界观主要体现为唯物主义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等;其方法论主要是唯物辩证法,具体体现为矛盾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等。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它既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问题,又要在解决中国问题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六个必须坚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包含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也包含认识论、方法论;既阐明是什么、怎么看,又指出为什么、怎么办;既提出目标任务,又提出实现目标任务的方法途径;既具有唯物史观的宏大视野,又具有唯物辩证法的深厚底蕴,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的飞跃的核心内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六个必须坚持”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守正创新。例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了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整体与部分、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思维方法,同时契合了新时代伟大实践面临的错综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以及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对理论创新的呼唤。

“六个必须坚持”既来源于实践总结又必然用于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类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根植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是总结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实践指向,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六个必须坚持”,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程的理论结晶,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尤其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实践的经验总结。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哲学层面的高度凝练和总结概括,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的“六个必须坚持”。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之“的”。

“六个必须坚持”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程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推进世界观方法论不断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的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内容后,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这一系列科学论断,基本阐明了毛泽东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并从“六个必须坚持”对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了科学概括。这既体现了与之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一脉相承,又深刻展现了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具备了更加鲜明的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如“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对“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对“独立自主”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对“与时俱进”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继承与发展,等等。

“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人民立场和世界情怀的一贯价值追求

“六个必须坚持”,尤其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胸怀天下,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意蕴,牢牢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坚守,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新时代伟大变革所遵循的根本立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区别。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是衡量理论创新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尺度。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人民至上不仅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而且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展现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和丰富智慧,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形成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所思想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揭示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鲜明的品格;作为认识论的命题,深刻揭示了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要求我们时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积极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中,在党的领导下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坚持胸怀天下,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发展,是对天下为公、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宇宙观、天下观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积极主动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建设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进一步完善反腐败基础性法规体系返回列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