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0531-82721303/13911164590/18678878719
NEWS CENTER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党建领航公示公告法律法规
位置:首页-党建领航-新闻详情

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2023-12-11728次浏览

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战略支撑,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赢得发展主动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今天,人类社会正加速进入数字时代,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推动着生产方式的转变,新质生产力正是科技加速演进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对生产力系统的整体跃升,体现在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提质与扩容。

新质生产力是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育和劳动者的凝聚

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是劳动者素质的发展,劳动者素质总是要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教育部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持续增加将不断地为劳动者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优化劳动者队伍结构。在信息化、数字化推动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视野、知识、能力等得到大大拓展和提升,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进一步强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科技人才,还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养大批新型劳动者。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的引才聚才平台功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新质生产力是对新型生产要素和高科技生产工具的应用和普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开启,数据正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诞生与应用给予了生产力放大、叠加、倍增的作用。一方面,数据要素凭借其虚拟性、渗透性、易复制性等特征,迅速融入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角落,被广大劳动者所掌握。另一方面,得益于数字基础设施、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已取得比较优势,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大国。在人口红利和市场优势的双重加持下,我国的巨大人口规模和超大市场规模迅速转化为数据资源优势和应用场景优势。马克思提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海量的数据资源、超大的数据规模将在未来爆发巨大的生产力,推动劳动资料的升级和扩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核心,是区分不同质态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精密的生产工具陆续出现,推动生产方式发生系统性变革。以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科技生产技术,能够促进资源加速流动、优化要素配置组合,增强生产劳动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马克思指出:“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其总和可称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比只是充当劳动对象的容器的劳动资料(如管、桶、篮、罐等,其总和一般可称为生产的脉管系统)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随着数字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具有高技术、高性能、现代化特征的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将带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生产工具“质”的提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对新型劳动对象的创新创造与探索发现

劳动对象是现实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对传统劳动对象进行拓展与延伸。人类社会早期,自然界是劳动对象的天然仓库,随着人们制造生产工具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和改造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拓展,更多自然物以及自然物的更多功能被开发挖掘,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人类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和生产途径,更多的人工合成物、高性能材料、非常规能源等被引入生产部门,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持续扩大。在数字时代,劳动对象完成了从自然物质到信息数据的演变过程。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型劳动对象具备可加工、易储存、智能化、协同性等特征,能够快捷高效地为劳动者所掌握使用,起到了优化提高劳动对象加工过程、效率和质量的作用,劳动对象的迭代升级推进现实生产力的提升。

新时期,伴随我国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地深海探测等重大科技工程的深入推进,深海、极地、沙漠等未知领域得以探索发现。一批批变革性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问世和应用,一系列新物质、新能源、新材料的涌现和浮现,将在更大范围拓展劳动对象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引发生产领域的巨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这是中国抢跑科技赛道、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高科技产品、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开辟的科学研究对象等,都是劳动对象的拓展与发现,是新质生产力在劳动对象层面“新”的体现。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深化,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重点聚焦技术含量高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必将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为我国参与未来全球经济科技角逐争夺赢得战略主动。(陕西日报)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返回列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